21 November 2025

《指尖的傷痕,心裡的力量——從求助者到同行者的蛻變》
Joey 今年二十多歲,一位正在復元的年輕人。她和許多年輕人一樣,從小在學校與家庭之間來回掙扎,自我要求高,但缺乏安全感。中學時期開始出現焦慮、失眠等問題,情緒常常大起大落,也因為壓力問題多次缺課,和家人關係變得緊張,家中氣氛長期不穩定,令她對「家」的感覺非常疏離。
情緒惡化後,Joey 開始封閉自己,甚至連出門也感到困難。她反覆出現失眠、心跳急速、胸悶等症狀,手指因長期撕咬而佈滿傷口,最嚴重時會咬到指甲變形。她曾多次前往急症室、精神科門診,也短暫入住過治療中心,但因情緒波動大,復元路一直起伏不定。那段時間她的家人也感到無力,雙方常有誤會,令她更加覺得孤單。
在情況最差的一年,她因嚴重焦慮而停止上課,日夜顛倒,甚至連洗澡、吃飯、出房門也覺得困難。家人最終帶她到善導會龍澄坊尋求協助,她在那裏遇見了社工 Naomi。透過一對一面談、情緒教育、朋輩支援等服務,Joey 開始慢慢打開自己。她很喜歡中心的活動,也願意在狀態較好的日子走進社區。過程中,她的情緒仍反覆,多次高峰期與低谷期交替出現,但 Naomi 一直陪伴在旁,協助她建立穩定的生活節奏。
後來,Joey 參加了真人圖書館訓練和朋輩支援員課程。她第一次嘗試把自己的故事錄成短片,在校園活動中播出。看到學生因她的經歷而得到力量,她的動力大增。她也多次參與中心的分享活動,用最真實的故事告訴別人精神健康問題並不可怕,重要的是願意求助和持續面對。
現在的 Joey 已經穩定了五年,情緒起伏減少,也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支持。她能照顧自己、規律服藥、持續覆診,更重新投入學業,現正進修海外碩士課程,為目標一步一步努力。她也與家人的關係明顯改善,大家更懂得互相支持,家庭再次變得溫暖。
在她的復元歷程中,「被理解」和「被陪伴」十分重要。經過多次起起跌跌,她不再害怕說出自己的狀態。她已經由「受助者」轉化為「施予者」——以朋輩支援身份多次在善導會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精神健康歷程,希望幫助更多年輕人走過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