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 October 2025

李生,今年七十二歲。表面上,他不過是個平凡的公屋長者——每天煮飯、散步、做義工。可他的過去,卻一點都不普通。
年輕時的李生混過黑社會,也常往返中港之間謀生。那時候,他不懂什麼是「選擇」,只知道為了生活要「捱」。直到有一天,他在內地被公安拘捕——警方在他暫住的地方搜出了一部製毒機器。那一刻,他的人生跌進深淵,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。
在監獄的日子很漫長。飯菜粗糙,環境惡劣,每天都要寫悔過書。他識字不多,只能慢慢一筆一筆寫下內心的懊悔與恐懼。十年過去,他因表現良好獲得減刑,提早出獄。可當他重踏香港的土地時,發現這裡已經不是他記憶中的香港。街道換了樣,店舖變了人,連搭車、用手機都變得陌生。他的心裡,只剩下茫然。
出獄後,他透過區議員介紹,找到了一家社福機構求助,遇見了善導會的社工——林姑娘。林姑娘為他安排了臨時宿位,也協助他與多年沒聯絡的女兒重新聯繫。女兒讓他在家裡住了幾天,但他抽煙、女兒不喜歡那股味。他明白女兒的難處,不想再打擾她,於是主動搬走。林姑娘知道後,繼續為他尋找合適的住所,也幫他解決生活上的問題。
後來,李生搬進善導會的宿舍,漸漸習慣了平靜的生活。閒時,他開始參與義工活動——在工作坊裡縫布公仔,送給長期住院或患病的小朋友。那些孩子在病床上孤單、脆弱,而他希望用一隻隻親手縫製的公仔,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日子。
十幾年來,李生親手縫了無數隻公仔。他笑著說:「我做義工唔係為咗名利,只係想幫人。幫人,其實都係幫自己。」每當他看到孩子的笑容,覺得自己的人生又重新被接納了一次。
現在的李生,生活雖然簡單,卻充滿力量。他從一個被社會標籤為「前科者」的人,變成能以自身經歷去啟發他人的義工。他的故事證明——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放棄。因為被理解、被接納的那一刻,就是重生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