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 October 2025

陽光充沛的小房間內,淑琴正在熟練地為貓貓梳毛、洗耳仔,眼前62歲的她滿臉笑意,兩隻貓兒朗朗和澄澄也對她毫無戒備,反轉摸肚也不是問題,淑琴臉上只有平靜,沒有絲毫憂傷的痕跡,但原來過往多年,她一直飽受癌症及認知障礙症困擾,更被迫入住老人院十多年。
淑琴多年前確診患有癌症及認知障礙症,對生活做成巨大衝擊,由於需要長期接受電療、化療等治療,加上認知障礙症,她未能如常出門上班,在父親吩咐下入住老人院,後來她更因為嘗試逃離醫院的事件,被診斷患上抑鬱症。
淑琴說,當時自己對人生完全沒有希望,僅在老人院「三等」: 等食、等瞓、等死。她不願自己的人生就此在老人院消磨殆盡,於是積極接受治療,終於有次自行出門完成覆診,父親終於答應讓她離開老人院,輾轉在社工介紹下,接觸到善導會朗澄坊(Placidity Place)服務,參與中心貓房義工工作。
被貓貓治癒昔日的愧疚感
淑琴的身體狀況日漸好轉,才記起病發前曾領養多隻狗狗,甚至為照顧寵物搬出來自己住。當她的意識慢慢恢復,記起原來家人在她入院時把全部狗狗都送走了,當想起與牠們相處的快樂時光,腦海浮現一個又一個的名字,使她感到非常痛苦。剛開始接觸貓時,她十分害怕,未料很快便成為非常稱職的「剷屎官」,由一開始很怕被牠們抓傷,到慢慢摸牠,幫牠們梳毛、清潔也很開心,「覺得自己有用,起碼照顧到貓貓。」
雖然覆診時醫生曾告知她的大腦又長出了幾粒小瘤,但淑琴說不再像以往那樣恐懼,因生活有了重心、有了貓貓作為牽掛。現時可以走出老人院,每星期到朗澄坊照顧貓貓,自由自在地行動,閒時到快餐店看看人生百態,便是淑琴當下愜意的生活。
動物輔助介入療法
過去10年左右,人們已經開始讓動物進入醫院、護老院、學校、大學、監獄以及康復中心等場所幫助人們減壓、康復和療養。善導會朗澄坊由2017年開始有動物工作員,並以「貓義工」的介入手法,幫助服務使用者舒緩情緒。以淑琴為例,和貓貓接觸令她開始重拾自信,並能夠更堅強地應對各種困難。從貓貓的親密互動之中,淑琴感覺自己的用功及堅持得到認可,使她能夠有力量對抗內心的恐懼。義工的身份也令她多接觸不同的訪客,增強表達能力。
立即選購《橘香時光》慈善義賣禮盒,你的選擇能資助一位像淑琴一樣的復元人士重新發現自我價值:
https://eshop.sidebyside.org.hk/product/%e5%96%84%e5%b0%8e%e6%9c%83%e6%85%88%e5%96%84%e7%be%a9%e8%b3%a3%e7%a6%ae%e7%9b%92-sidebyside-charity-sale-giftbox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