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內容(按回車鍵)
主要內容

相關報導

「海歸」更生人士反思過錯 開展第二人生
「海歸」更生人士反思過錯 開展第二人生
2020.10.11
在海外坐監多年,重踏家鄉的感覺是怎樣呢?本會服務使用者Ryan 接受香港電台節目《萬千寵愛》訪問,分享他在日本坐監7年的點滴。他回港後,本會社工協助他逐步融入社會,重拾人生目標。他鼓勵其他同路人「行錯方向不要緊,最重要是尋回正確的道路」。  

詳細內容

藉健身走過逆境 踏上創業路
藉健身走過逆境 踏上創業路
2020.8.30
「逆境自強」是對更生人士的勉勵。本會服務使用者Rizzy在獄中透過健身,走過人生低潮,重拾人生目標,他希望幫助其他同路人成為健身教練,能有一技之長﹔他計劃申請資金建立由更生人士組成的教練團隊,在全港各區公園推廣健身。 Rizzy聯同本會港康匯督導主任謝紀良和「恒生青年前路探索計劃」的社工林靄彤接受《明報》訪問,分享更生人士改過遷善的挑戰,本會如何協助他們融入社會。    

詳細內容

愛心蜜蜜送 助弱勢抗疫
愛心蜜蜜送 助弱勢抗疫
2020.8.22
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,24小時營業的連鎖式快餐店一度調整其運營時間,以應對疫症,無家可歸的弱勢社群頓時失去容身之所,迫於無奈在街上流連,既缺乏防疫裝備,且擔心個人財物被盜。 香港善導會5月獲賽馬會「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」津助,於九龍西推出「愛心蜜蜜送」短暫外展服務,安排旅遊巴走訪油尖旺及深水埗一帶,為露宿者提供流動休息站及適切的支援。 本會總幹事李淑慧女士聯同督導主任黃恩澤和活動助理Kevin接受《Topick》訪問,除介紹服務詳情及計劃概念外,更分享外展時難忘經歷。  

詳細內容

認識「創新香港人」
認識「創新香港人」
2020.8.12
社創基金委聘香港善導會為協創機構,負責設計及執行創新計劃「社創社」 (BEHub),旨在啟發及培育弱勢社群及公眾成為社會創業家,以創新方案應對弱勢社群(包括更生人士、現在或曾經濫藥人士、少數族裔、邊緣青少年、殘疾人士以及精神復元人士等)所面對的貧窮與社會孤立的問題。 本會總幹事李淑慧女士接受社創基金訪問表示,弱勢社群是未經打磨的寶石,本會透過給予他們一點助力,包括提供培訓、指導及資源網絡,從旁協助其發展創意思維,實踐社會創新方案,既解決社會問題,亦對人格發展有正面作用。  

詳細內容

「甦屋2.0」–別具意義的安樂窩
「甦屋2.0」–別具意義的安樂窩
2020.7.17
香港善導會第4間甦屋今年2月正式開展,位處於上環士丹頓街,強調跨代共居共住的概念,打造出一個與別不同的「家」,及建立社區鄰里支援。計劃設有6間住宅單位,為老中青三代的獨居人士提供24個住宿名額。除更生人士外,對象更擴展至不同背景人士,包括家外青年及復元人士等。 本會總幹事李淑慧女士聯同兩名住客Wendy和標叔接受《社聯頻道》訪問,內容豐富,除介紹服務詳情及計劃概念外,兩位住客亦分享日常生活點滴。  

詳細內容

推出玩具圖書館服務 「童」心抗疫
推出玩具圖書館服務 「童」心抗疫
2020.6.15
新冠肺炎疫情持續,全港學生停課數月,不少照顧者面對極大的照顧和教導壓力。為減輕基層家庭在「疫境」中的不安,本會在疫情期間推出「玩具圖書館」服務,免費借出益智玩具予基層家庭,讓小朋友在家「放電」,玩樂之中學習,也減輕照顧者的壓力,並促進親子關係。

詳細內容

攜手抗「疫」- 不賺錢也希望工人有工開
攜手抗「疫」- 不賺錢也希望工人有工開
2020.5.13
新型冠狀肺炎於香港已持續數月,本港弱勢社群的生計備受影響,更生人士更甚。本會轄下社企 - 明朗服務有限公司員工Roy 接受香港01訪問時,透露新年後疫情爆發,各大展覽活動相繼取消,令其收入大減,惟更生人士可選擇的工作不多。作為社企,明朗公司希望維持員工生計,安排了Roy擔任司機和搬運的短暫性崗位,冀解決其燃眉之急。然而疫情的影響長遠,市道非短時間可恢復,社企又如何捱過疫境?

詳細內容

Whatsapp